rss
email
twitter
facebook

2004年9月24日

時論廣場:標籤滿天飛 民主向後退

這兩篇是今天中國時報的時論廣場...

很贊同他們的想法....大家可以一起思考一下....

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Chinatimes/newslist/newslist-content/0,3546,110514+112004092500230,00.html

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Chinatimes/newslist/newslist-content/0,3546,110514+112004092500225,00.html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標籤滿天飛 民主向後退<!--title end-->
<!--authorname begin-->簡錫 (土皆)<!--authorname end-->

<!--content begin-->

    一句「不參加國慶晚會的藝人就是不愛國」,讓演藝圈無端地染上一股濃濃的政治味。一句「我懷疑他們的國家認同和意識型態有問題」,讓反軍購的朋友正常的意見表達無端被污名化。要求「沒有真相就沒有總統」,就可以把陳總統貼上「希特勒」標籤。這幾件事發生在號稱民主及「人權立國」的台灣,令人覺得格外刺眼而諷刺。

    曾幾何時,台灣人不正是為了爭取自由表達各種意見、從事各項政治行為而努力打拚嗎?何以時至今日,台灣能容許這種「隨意貼標籤」、「任意污名化」的無知舉動來破壞台灣的社會穩定與民主深化?

<!-- Vignette V/5 Fri Sep 24 09:44:36 2004 -->

    對於成長中的民主社會而言,學習尊重差異、聆聽多元的聲音,是最需要學習的課題之一。台灣現在愈來愈缺乏願意說出自己真實想法的聲音,對擁有自我主張的個體而言,說真話的機會成本愈來愈高,一旦真話出口,難免要承擔被不同意見者戴上帽子的風險。因此,對理性的個人而言,說真話變成愈來愈不討喜的選項。所以,我們愈來愈難看到台灣的知識份子願意說真話,標籤滿天飛的氣氛逼得人人自危,不得不噤聲不語!倘若此風順勢成長,「不說真話」的風氣勢將成為台灣社會民主發展的一大隱憂。

    看看現在的台灣社會,有那一個場域具備提供人民說真話,且不用擔心後果的功能?我想也許不是絕無僅有,但絕對是少之又少!為什麼台灣人的政治立場選項只能被簡化為「非藍即綠」?為何我們能容忍政治人物謀略式的到處亂扣別人帽子?為什麼我們必須忍受連媒體也自動分成「偏藍偏綠」?「統或獨媒體」?台灣人可能早在政治人物的刻意操弄,及媒體的疲勞轟炸中感到厭倦、疲憊而麻痺!這些問題現在雖然只是開端,但若不加處理,終究會病入膏肓。

    我主張,在亂貼標籤這股惡質社會風氣大肆蔓延前,應該立刻加以制止。台灣社會應該自主地發起「反標籤運動」,拒絕、抵制並譴責所有「貼別人標籤」的行為。台灣社會需要人民集體以理性的思維發聲,讓褊狹極端的主張自動邊緣化,打開真正有利於台灣人民的中道空間。可以做的事很多:不投票給「亂貼標籤」的政治人物、拒看只提供偏頗意見的媒體、要求教育單位落實「尊重多元」的教學計劃,抵制偏執的公眾人物…。

    走向民主鞏固的台灣,需要的是理性、多元的社會氛圍,容許台灣人自由自在地表達個人的政治立場、發表對族群問題的想法、即使國家認同不同,也應耐心的傾聽和討論…。只有從差異中去尋求理解、包容,從不同中去尋求共同點,才有助於政治與社會的正向發展,才能塑造對台灣認同的正面積極觀點,也才有可能為似有若無的族群問題尋求出一條不同的出路。

    北歐的挪威、瑞典,其族群之多元性數倍於台灣,但其為政者均能善盡「協調」之責任,用平等、尊重,保障弱勢,建立分享合作的觀念,團結國民,成為和平與福利的「大國」。這背後其實就是「以大事小」的概念,對照在兩岸關係中,中國應該對台以大事小,創造兩岸和平空間。在台灣,漢人應對原住民、客家族群以大事小;過去相對處於統治弱勢的本省人,今天也應該對外省人以大事小。未來在面對新移民婚姻及其下一代時,台灣人也同樣應以這種心態加以對待。

    這樣的台灣社會才將是我們理想的家園,也才有可能走向成熟的民主多元社會。

    (作者為台灣促進和平基金會執行長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2004.09.25 中國時報
<!--title begin-->秀才遇兵理更清<!--title end-->
<!--authorname begin-->中時小社論<!--authorname end-->
<!--content begin-->

    反對不是造反,而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元素。沒有反對,就缺少可討論的空間;重大公共議題,非辯論無法產生公民的參與感,也就無法建構國家的共同意識。從這個角度出發,政府對民間發起的反軍購應以更健康的態度面對。

    國家稅收短絀、財政困窘既是事實,國家資源分配的排擠效應就會更強,高教要錢、幼教要錢、健保要錢、照顧弱勢更要錢,還不提拚外交需要更多錢,尋常年度預算在國會,都得錙銖必較,六千一百零八億元的軍購預算非同小可,要求全民「一心一德」,本來就不可能,對所有的異見,得以民主常態對應之,不能動輒上綱至國家認同、意識形態,甚或「道德有問題」。

    對比行政院「防衛過當」的攻擊式反應,坦白說,這一波公共議題的討論,國防部的表現遠比行政院更文明,對老長官動之以情,對學術地位尊崇的院士們,則極其自謙地反躬自省,「是國防部溝通不夠、沒講清楚。」甚至奶茶文宣都出奇制勝,讓奶茶銷路水漲船高,也讓軍購需求成為街談巷議,每個人講起來都能有番大道理。

    習性保守的國防部,動員將星對各路人馬進行遊說,讓部長李傑大嘆,「軍方從來沒這麼痛苦。」這是真的,但因為國防部的付出,這一回秀才遇到兵,倒可讓國人瞧瞧誰才「有理說不清」。

    什麼是民主?這就是民主!心平氣和地看待反對者,冷靜從容地溝通與說服,有反對才有溝通,有溝通才有妥協。只有經過這樣的過程,反對與支持的拉鋸,才能成為民主政治中的積極價值,而非只是口水風波。



0 意見:

張貼留言